終於等到NVIDIA出了這張免插電的入門遊戲卡啦

000.JPG

從兩年前開始在網路上看到想玩遊戲升級顯示卡, 菜單推薦幾乎清一色都是AMDHD7750, 因為只要350w, 就可以爽爽推LOL英雄聯盟, NVIDIA以入門遊戲卡GTX系列至少都還要再上16Pin電源, 在整台平台上可能會受到電源供應器瓦數上的一些限制.

今天從朋友那邊所拿到MSI GTX750Ti可就厲害了, 全新「Maxwell, GM107-400核心, 只要350w的電源供應器即可推動, 顯示卡效能不用插電也能夠跑的比要插電的顯示卡還要來的流暢,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MSI GTX750Ti的開箱吧!

 

001.JPG

這片GTX750Ti是由微星生產製造的, 從包裝上的條碼可以得知一些資訊, 顯示卡接口/顯示卡型號/記憶體容量/散熱器種類/是否為OC超頻版本, 以及輸出端子接口, 當然還有產品序號.

 

002.JPG

 打開盒子後, 有安裝的使用說明書, 驅動程式光碟, N750Ti-2GD5/OC本體.

 

003.JPG

 在顯示卡的外觀上, 有一個約10公分的黑色盔甲風扇, 掛在顯示卡的散熱器上, 由外往內進氣來冷卻, 再由左右兩側來排出.

 

004.JPG

 顯示卡上的風扇轉速則是透過溫度偵測, 來控制電源的升降壓來調整轉速.

 

005.JPG

 N750Ti-2GD5/OC的端子輸出接口由左至右分別為HDMI / D-Sub / DVI-D, 三種介面一應俱全, 並可支援多螢幕輸出.

 

006.JPG

 輸出端子3個裡面只有DVI-D沒有上遮罩, 但以數位訊號來說, 似乎影響不大.

 

007.JPG

 只要在N750Ti-2GD5/OC上有看到金手指, 或是端口輸出, 一定都上防塵套, 可避免在運送的途中, 或是放在經銷門市倉庫內受潮氧化.

 

008.JPG

 而從GTS250開始到GTX650Ti上有看到的6Pin供電接口, GTX750Ti上消失了, 免插電的遊戲顯示卡正式到來啦!!

 

009.png

010.png

 

另外在顯示卡的頂端也就是中高階顯示卡配置SLI的位置, N750Ti-2GD5/OC1個小小的Switch開關但功能還未知沒意外應該是BIOS的硬體切換開關.

  

011.JPG

 

 N750Ti-2GD5整張顯示卡的長度21公分屬大吉裝來打怪還可進寶 (), 一般的機殼都可以裝的進去無需擔心會卡到硬碟架當然還是有些特殊機殼是例外的.

 

012.JPG

 

從背面的條碼透露出其實這張N750Ti-2GD5/OC已經在今年一月份製造完成, 如果有購買的朋友, 記得請店家貼保固貼紙, 或是把發票給影印留底起來, 否則保固會是從2014/01開始計算起, 另外在螺絲上黏有易碎貼紙, 有問題送MSI就對了, 可別自己動手拆裝, 以免喪失保固.

 

013.JPG

 用些許小技巧把易碎貼紙給弄掉, 並把散熱器給卸下來, 即可看到裸卡的樣子.

 

014.png

驗明正身, GTX750Ti GM107-400, TSMC代工, GTX750則是GM107-300.

 

015.JPG

記憶體採用SAMSUMG K4G41325FC-HC03顆粒, 4顆所組成起來的.

 

016.JPG

雖然說沒有6Pin供電接口, 但有空焊保留起來, 說不定未來會有衍伸版本可透過6Pin加壓來增加顯示卡的效能, MSI R7750 Power Edition上就有類似的做法.

 

017.png

由於新卡要一定要配新的驅動程式, 所以就去NV官網下載, 但似乎無法下載成功, 只好先透過光碟裡面的驅動程式來安裝, 才可以讓顯示卡正常運作, 驅動程式版本為332.17.
(在剛剛發文的過程中已經可以正常下載更新檔案, 為最新的334.89)

 

上機測試

018.PNG

 以上皆無超頻, 均以預設值進行一連串的測試.

 

Windows 體驗指數

019.PNG

 N750Ti-2GD5/OC所測試出來的結果為7.7, 只差0.2就可以拿到最高的7.9.

另外我也測了GTX650/GTX550Ti/GTS450/HD4600以供大家參考, 如下列網址縮圖.

020.PNG 021.PNG 022.PNG 023.PNG  

 

3DMARK – ICE STORM

024.PNG

3DMARK中的ICE STORM評測主要是測試DirectX9, 這邊從朋友那邊借了GTS450GTX550Ti, 與現有的N650-2GD5/OC, 與今天的主角N750Ti-2GD5/OC一起下來跑測試, 可發現到新一代GTX750的效能高出前幾代的入門遊戲卡將近有40%的效能.

 

3DMARK – CLOUD GATE

025.PNG

CLOUD GATE則是來測試DirectX10, 從圖表中可看到GM107-400顯示晶片在這邊的表現領先前年非常有性價比的GTX550約有50%, 而再跟Haswell內顯Intel HD4600做比較, 則也有兩倍之差, 若是有要玩一些遊戲大作, 還是建議上張顯示卡會事半功倍的效果喔.

 

3DMARK – FIRE STRIKE

026.PNG

3DMARK最後一項評比項目是FIRE STRIKE, 主要是針對DirectX11的效能來測試, 可發現到最後出來的成績GTX750Ti約略是GTX650的兩倍差距, 性能可以說是大幅度的提升.

 

更完整的測試結果可參考下列縮圖連結.

027.png 028.png 029.png 030.png 031.png  

 

UnigineValley Benchmark

032.bmp

在使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這套軟體可測試DX11的基本特效, 也可測得一些物理特效的性能表現, 所得出來的數值也很不賴, 平均FPS落在46.1 (電影是以FPS 24為基準), 測試出來的分數也逼近2000分大關, 若跟自家前幾代的顯示卡比較起來, 都有突破性的提昇, 甚至是2倍的流暢度, 若跟內顯比較則快高達7 (詳請看下面縮圖連結).

033.bmp 034.bmp 035.bmp 036.bmp  

 

超頻測試

037.PNG

 

由於N750Ti-2GD5/OC是超頻版本, 不拿來超一下實在有點可惜, 這邊超頻的軟體是使用MSIAFTERBURNER來進行數值的微調, 這邊可以進行核心時脈的超頻, 記憶體時脈的超頻, 還能控制風扇轉速, 可以說是套相當方面的軟體.

將核心OC時脈至1194, 記憶體時脈拉到1600MHz, Windows的體驗指數依然維持7.7.

 

3DMARK – OC測試

038.png

 超頻後的成績與原廠預設值下去比較約成長8%.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 OC測試

039.bmp

 超頻後的成績與原廠預設值下去比較約成長11%.

 

各代顯示卡功耗以及溫度比較

040.PNG

待機功耗從GTX550Ti到今天所測試的GTX750Ti均落在50w左右, 燒機時的功耗也都能壓制在140w以內, 在看看前面所進行的一連串評測成績, 在效能功耗比有很明顯的進步, 或許在電源供應器可能會朝向低瓦數高轉換率來佈局了.

 

我的電源供應器只有350W, 還是非80+的機種到底能不能裝? 

041.JPG

由於上面的功耗還蠻漂亮的, 很多人應該也是有蠻多疑問的, 那就是是否能夠拿350W的電源供應器來推, 這邊直接拿保銳戰斧350w來進行測試 (80+), 結果一樣可以順順的推動, 並打完1ARAM以及1NG, 喜歡NVIDIA的朋友若未來有想要替文書機作升級, 或是品牌套裝電腦裡面的電源供應器有滿350W足瓦都可以勝任.

 

心得:

首先先從外包裝來看好了, 微星似乎有跟笑傲江湖這款網路遊戲合作, 原本以為裡面會有送虛擬寶物, 結果打開起來卻沒有, 有點小失望, 可能已經習慣買顯示卡送遊戲體驗的模式了吧, 若能有遊戲體驗序號, 那會一些想玩的人選購(或許?

 

拉回來, 這次的GTX750Ti 可以說讓我很驚艷, 效能可以說是跟上一代的GTX650Ti Boost差沒多少(數據參考網路論壇), 重點是免外接電源的設計, 只需要350w的電源供應器即可推動, 對於一些一開始只組裝文書的朋友, 或是品牌電腦想要打電動加裝顯示卡的, 在未來升級上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但新卡上市總是會比較貴一些, GTX750Ti定價在149美元, 換算成台幣可能會落在4490 ~ 4990這個區間, 而這片N750Ti-2GD5/OC目前台灣地區USER價是$5190, 算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一張GTX750Ti 2GB, 跟當初GTX650Ti Boost 1GB的定價在$149美元, 台灣售價約$5390其實差沒多少, 而效能則是跟GTX650Ti Boost 2GB版本沒啥差異.

042.png

接下來將是會來取代GTX650Ti Boost這個區間位置, 下面則會是由GTX750來接替, 而上面則是GTX660來卡$5500 ~ $6500這個位置 , GTX660停掉當然也是有可能會推出GTX750Ti Boost來迎戰AMD陣營 (不負責任的猜測).

至於接下來會不會有便宜的GTX650Ti或是GTX650可以撿便宜? 恐怕要看AMD那邊會不會有什麼動作了吧. 以上是這次超省電N750Ti-2GD5/OC的開箱, 感謝你耐心的看完XD.

04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t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